平博“当前,随着AI繁荣发展,需处理的数据呈爆炸式增长,对算力需求呈指数增长。目前的电子芯片集成技术逐步接近物理极限,光子集成技术有了无限的前景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高级专家徐晋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,要把光电融合设计、光电混合计算纳入国家发展战略,进一步重视光子技术的研发。
徐晋分析说,尽管电子芯片集成度越来越高、架构越来越优化、能力越来越强,但由一个个电子开关执行基本逻辑运算的构成本质无法改变,并且集成密度受电子基本物理特性的制约,面临功耗墙、速度墙阻碍,逐渐接近极限,无法超越,将越来越不能满足AI不断演进对算力的需求。但AI计算中包含大量的对算力要求高但算法较为简单的矩阵运算,可以利用光在通过可调介质传输时瞬间完成,且能量消耗几乎可忽略不计(若不考虑光电、电光转换功耗),现已有探索通过光电混合设计方式来实现AI计算,光计算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AI领域中对算力的急切需求。
“2023年,牛津大学团队介绍了一种集成光子-电子硬件,利用光进行高维数据处理,满足AI任务不断升级的需求平博,能将并行计算能力提升数百至数千倍;清华大学开发了一款光电融合芯片,在复杂智能视觉任务中,算力达到目前高性能商用芯片的3000余倍,能效提升四百万倍。”徐晋分析说,国际上,随着各大高校以及微软、IBM等产业巨头在光计算领域成果的发布,光计算技术的认可度逐步提升。我国诸多研究所和大学都进行了长期研究,国内现有250余所大学开设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,约有113万人从事光学和光子学元件设计制造,占全球就业人数的近1/3。国家针对光子集成技术也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研究计划,取得了很大的成就。
“这是一个全新的、专业涉及面广、理论和技术要求高的行业,全球光子技术及产业都处在起步状态,中国与世界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。”徐晋坦言,“虽然发展潜力巨大,但当前发展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:基本处于探索和局部应用阶段平博,系统规模小,产业链还未形成,对传统电子计算还未产生竞争态势;学科和研究碎片化,技术路线不收敛,缺乏领军人才,缺乏系统架构研究与设计;工艺设备的研发实力薄弱,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光子集成技术工艺平台,以及芯片封装和测试分析技术落后等问题。”
“尽快建立光电融合设计、开发、测试、应用技术标准,构建培养创新应用生态。”徐晋建议,整合国家在光电领域的优势发展力量平博,由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牵头,就光电融合设计、光电混合计算的发展前景和方向,集中国家在计算机科学、微电子学、光子学、微波、数学等方向顶级专家团队,联合开展规划论证,确立发展技术路线,提出发展决策建议,探索人类“追光逐芯”之路。